根據今天(7/27)報導,屏東市一位78歲的阿嬤經營一家釣場達30多年,最近為了讓顧客開心,把女兒養的魚丟到魚池中,並以「食人魚」招來顧客,這引起了媒體的注意,但也因為媒體的猜測與報導引起諸多失焦的討論。阿嬤說,她的確在釣場放食人魚有的重達好幾斤,肉質好,如果槓龜阿嬤還會送吳郭魚。而釣客則說阿嬷放的其實是「紅銀板」,口感像白鯧,拉力猛,牙齒又鋒利,大家釣得很開心,也會幫阿嬤廣告。各媒體轉載自由時報的新聞之後所得到的結論是「開心就好」。但這真的是「開心就好」的話題嗎?
只要有食人魚的新聞,電子媒體似乎就一定得拿3D食人魚的荒誕情節來起頭,營造一種看熱鬧的氣氛。如果新聞播報秒數足夠,便會順便把過去有關食人魚的傳聞,例如「專咬蛋蛋」、「日月潭有食人魚」一起拿出來回顧一番,最後在沒有結論的情況下以「記者xxx在那裏報導」當結尾。
在觀看TVBS所提供的畫面後,阿嬤其實沒有顯示任何一條魚,因此池中放養的倒底是什麼根本沒人知道。自由時報搭配了一張被標示為「紅銀板」的圖片,然而各水族論壇的銀板魚討論區網友皆指出,自由時報所搭配的圖片其實是相對少見的「神眼斧頭」或「斧頭銀板」(Mylossoma aureum),而圖片內還有兩條長相類似的「紅勾丁」(Myloplus rubripinnis)。這兩種魚與真正的「紅銀板」(Piaractus brachypomus)則是完全不一樣的。
根據著名觀賞魚資料庫seriouslyfish與賓州大學的Wasila Dahdul博士的研究指出,這些魚都屬於鯧脂鯉或鋸腹脂鯉(Serrasalminae)的成員,不管那一個物種的牙齒都很峰利。但有些鯧脂鯉的利齒是拿來在南美雨林河流中咬食水面落果的,有些類群,例如Pygocentrus、Serrasalmus這些類群才是肉食性的,牠們也才是真的是勉強可以被稱為「食人魚」的生物。
那食人魚和銀板要怎麼區分呢?其實很簡單。根據近三年來為林務局執行外來物種資料庫與鑑識工作的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顏聖紘副教授指出,食肉性與雜食性種類差異在於肉食性種類的牙齒是尖的,而雜食或草食性種類的牙齒是平整的。而這些魚的頭部與身體比例、下顎延伸的角度也都不一樣。許多發現食人魚的謠傳也多半是紅銀板(Piaractus brachypomus)或黑銀板(Colossoma macropomum)幼魚的誤判。
此外,顏副教授也指出,根據電視新聞畫面,這個釣場是露天的魚池。若遭逢大雨池水滿溢時,池中的外來物種就可能有機會進入天然溪溝中,造成外來種的問題。釣客若真的有可能釣起紅銀板,也可能因為抓取不當而受傷。若這些魚真的是來自水族養殖場或水族箱,是否有可能因為水族用藥而造成藥品殘留也應該是被檢視的問題。
(肉食性食人魚與雜食或草食性銀板牙齒的差異,圖片取自網路)
(易被混淆的食人魚與銀板的體型差異,圖片取自網路)
留言列表